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属于海缆装接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压模,一端具有第一压接面,另一端适于通过端子连接到动力源上;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移动压模进行移动;固定压模,可拆卸的设置在模座上;所述固定压模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压接面配合的第二压接面;夹紧固定机构,设置模座上;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压模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实现了半自动化接续,使得接续效率和质量不再单独依靠认为因素,实现包带接续质量稳定,操作简单便捷,效率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明显改善了包带结构的外观和强度。
公开号:CN214336455U
申请号:CN202120687927.2U
申请日:2021-04-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于洪淼;陈孟;刘永丰;缪扣华;李素华;缪军;张飞;胡超;陈飞;孙慈泉;顾海峰;周建荣
申请人: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IPC主号:H01B13-2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缆装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
[n0002] 海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即在海缆的制造过程中,为保证海缆线芯的阻水性能,会使用各种包带对线缆进行缠绕,以达到有效阻水。
[n0003] 在包带接续操作过程中,通常使用涂覆胶液+热烘枪加热方式完成接续,耗用时间一般在1min-2min。
[n0004] 但是包带接续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人为熟练程度的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接续质量不稳定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n0005]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包带接续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人为熟练程度的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接续质量不稳定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
[n0006]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包括:
[n0007] 移动压模,一端具有第一压接面,另一端适于通过端子连接到动力源上;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移动压模进行移动;
[n0008] 固定压模,可拆卸的设置在模座上;所述固定压模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压接面配合的第二压接面;
[n0009] 夹紧固定机构,设置模座上;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压模的两侧。
[n0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模座上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操作平台;两组夹紧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固定压模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之间。
[n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包括:
[n0012] 定位组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上;
[n0013] 固定组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定位组件远离所述固定压模的一侧。
[n00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n0015] 第一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操作平台上;
[n0016] 第二限位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连线与所述固定压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适于与所述包带的宽度相同。
[n001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旋紧螺栓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端连接。
[n001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n0019] 固定块,具有用于压设在包带上的压制面;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杆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
[n0020] 控制杆,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杆连接。
[n0021]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杆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
[n002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压接面上设置有朝向上方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待接续的两个包带的厚度之和。
[n002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为圆柱体;所述凸起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二压接面上。
[n002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n0025]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包括:移动压模、固定压模和夹紧固定机构;通过动力源带动移动压模进行移动,靠近并接触固定压模,通过移动压模靠近并接触固定压模对放置在固定压模上的包带进行挤压,实现对包带的接续;
[n0026] 该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半自动化接续,使得接续效率和质量不再单独依靠认为因素,实现包带接续质量稳定,操作简单便捷,效率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明显改善了包带结构的外观和强度;
[n0027] 同时,采用该装置进行包带接续时,无需胶液和加热,操作过程中也就不具有胶液发出的刺激性气味,操作者的双手也不会受到胶液的粘接和污染的可能性,操作过程更加环保安全。
[n0028]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距离与包带的宽度相同,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包带的一次固定对齐;
[n0029] 第二限位块和滑动块之间通过旋紧螺栓连接,能够快速旋紧,实现第二限位块的快速固定。
[n0030]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和控制杆;通过控制杆控制固定块的松开和固定,实现包带的二次固定。
[n003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所述固定块和连杆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固定块的高度,保证固定块对包带的压紧和固定。
[n003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3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34]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n0035] 图3为图1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n003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3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省略移动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38] 附图标记说明:
[n0039] 1、移动压模;2、固定压模;3、端子;4、凸起;5、模座;6、操作平台;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滑槽;10、滑动块;11、旋紧螺栓;12、安装座;13、连杆;14、螺杆;15、控制杆;16、固定块;17、螺母;18、第一转轴;19、第二转轴。
[n004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3]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n0044] 本实施例提供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压模1、固定压模2和夹紧固定机构;通过动力源带动移动压模1进行移动,靠近并接触固定压模2,通过移动压模1靠近并接触固定压模2对放置在固定压模2上的包带进行挤压,实现对包带的接续;
[n0045] 移动压模1的一端为第一压接面,另一端上设置有端子3,移动压模1通过端子3连接到动力源上,动力源带动移动压模1移动;在模座5上可拆卸的设置有与移动压模1配合的固定压模2,在固定压模2上具有与第一压截面配合的第二压接面;所述移动压模1和固定压模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优选的,固定压模2通过卡扣与模座5连接,可以根据待压模的包带的尺寸,对移动压模1和固定压模2进行更换。
[n0046] 如图2所示,在固定压模2的第二压接面上设置有朝向上方伸出的凸起4,凸起4间隔均匀设置在第二压接面上,凸起4呈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在1mm左右;同时凸起4的高度大于等于两个待接续包带的厚度之和;凸起4的设置使得两个包带的组织限位相互结合,实现包带接续的目的。
[n0047]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凸起4可以是长方体或者是椎体;同时,凸起4也可以设置在移动压模1的第一压接面上。
[n0048] 在模座5上,固定压模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操作平台6,在每个操作平台6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
[n0049] 具体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6上的第一限位块7,与第一限位块7相对设置有第二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8滑动设置在操作平台6,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的连线与固定压模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使用时,移动第二限位块8的位置,使得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之间的距离与待压接的包带宽度相同。
[n0050] 如图3所示,在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滑槽9,滑槽9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直径小于滑槽9的截面直径,在滑槽9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旋紧螺栓11,旋紧螺栓11穿出滑槽9的开口与第二限位块8的螺纹连接;滑动块10通过旋紧螺栓11半固定在滑槽9内,当需要调节第二限位块8和第一限位块7的之间的距离时,可以灵活调节距离,当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之间的距离等于包带的宽度后,旋紧旋紧螺栓11,实现第二限位块8和滑动块10的固定,第二限位块8无法移动,实现包带的一次固定对齐。
[n0051] 如图4、5所示,在操作平台6上,定位组件的远离所述固定压模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12,在安装座12上通过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有连杆13的一端,连杆1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螺母17,在螺母17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垂直所述连杆13设置,在螺杆14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16,通过转动螺杆14可以调节固定块16到达连杆13之间的距离;固定块16的材质为橡胶,与包带的接触面光滑,无棱角;
[n0052] 在安装座12上通过第二转轴19转动连接有控制杆15的一端,控制杆15的中部位置与连杆13固定连接,控制在连杆13垂直设置,控制杆15的嘴上端具有方便手握的手柄;通过转动控制杆15,带动连杆13的转动,实现固定块16对待接续包带的松开和固定,实现包带的二次固定;
[n0053] 本装置具有易拆装,定位灵活精准,接续效率高,适合批量接续等优点,通过将限位块和固定块16设置在操作平台6上,可以保证待接续包带与操作平台6无位移,确保接续过程的稳定性,保证接续质量;该装置可以实现半自动接续,可快速对待接续包带进行接续操作,相比于人工接续,接续效率明显提升,焊接质量稳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n0054] 使用方法及原理
[n0055] 夹设带接续包带厚度H1为0.3mm,宽度W1为60mm;
[n0056] 转动两个控制杆15,升高固定块16,将两个待接续包带端头对齐叠放,重叠3mm放入到固定压模2中;
[n0057] 固定压模2的第二压接面的长度L1为120mm,宽度W2为12mm,均匀分布圆柱状突起5×50个,圆柱状突起高度H2为1mm。
[n0058] 可移动压模1的第一压接面长度L2为120mm,宽度W3为12mm。
[n0059] 调节第一限位块7和第二限位块8之间的距离S1为60mm即S1=W1,固定旋紧螺栓11。
[n0060] 转动控制杆15,固定块16固定住两个包带的位置。
[n0061] 降下移动压模1,直到接触固定压模2,升高移动压模1,转动控制杆15,完成包带接续。
[n006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压模(1),一端具有第一压接面,另一端适于通过端子(3)连接到动力源上;所述动力源带动所述移动压模(1)进行移动;
固定压模(2),可拆卸的设置在模座(5)上;所述固定压模(2)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压接面配合的第二压接面;
夹紧固定机构,设置模座(5)上;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压模(2)的两侧。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5)上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操作平台(6);两组夹紧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6)上;所述固定压模(2)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6)之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包括:
定位组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6)上;
固定组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操作平台(6)上;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定位组件远离所述固定压模(2)的一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块(7),固定设置在操作平台(6)上;
第二限位块(8),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6)上;所述第一限位块(7)和所述第二限位块(8)的连线与所述固定压模(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7)和所述第二限位块(8)之间的距离适于与所述包带的宽度相同。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6)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通过旋紧螺栓(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8)的下端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块(16),具有用于压设在包带上的压制面;所述固定块(16)通过连杆(13)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2)上;
控制杆(15),一端与安装座(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3)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固定块(16)通过螺杆(14)与所述连杆(13)螺纹连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接面上设置有朝向上方伸出的凸起(4),所述凸起(4)的高度大于等于待接续的两个包带的厚度之和。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为圆柱体;所述凸起(4)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二压接面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10034475B|2020-11-24|一种电力电缆续接设备及其续接方法
CN214336455U|2021-10-01|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
KR20150015566A|2015-02-11|하네스 케이블 제조장치
JP6108103B2|2017-04-05|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10355470B|2021-03-19|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及转接方法
US4563563A|1986-01-07|Tape splicer to splice carrier strip
CN108015188B|2019-06-25|用于滤波线圈pin脚的自动理线装置及理线方法
CN211063021U|2020-07-21|一种导线压接机
US5095413A|1992-03-10|Electric lamp assembly and method
CN210653784U|2020-06-02|一种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灌装封口装置
CN110943355A|2020-03-31|一种分体式输电导线电动剥线机
CN210351713U|2020-04-17|一种便于固定线和磁条的电磁饭煲线盘
CN207559102U|2018-06-29|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CN110034474A|2019-07-19|超导缆线焊接辅助装置
CN214152686U|2021-09-07|一种实用的变压器聚酯绝缘筒制作装置
CN213026865U|2021-04-20|剥线机
CN209993690U|2020-01-24|一种贴胶机构
CN210418726U|2020-04-28|一种电缆加工用收卷装置
CN213242253U|2021-05-18|螺旋式线圈绕线装置
CN212638014U|2021-03-02|一种铝酸蓄电池盒包膜装置
CN212967783U|2021-04-13|一种模组uv胶固化治具
CN212823365U|2021-03-30|用于光缆制造的铝带接合设备
CN210430384U|2020-04-28|一种连接器压线装置
CN208460904U|2019-02-01|一种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压合机
CN214586152U|2021-11-02|一种光缆接头盒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2-01-07|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No.1, Luohu East Road,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Lufeng City, Shanwe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600 Patentee after: Nanhai Cab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No. 1 Xin Kai Nan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
2022-01-07|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87927.2U|CN214336455U|2021-04-02|2021-04-02|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CN202120687927.2U| CN214336455U|2021-04-02|2021-04-02|一种海缆用包带接续装置|
[返回顶部]